
橡膠脫模劑配方分析
發布時間(jian):2012/7/26 18:07:46 來源(yuan):秦工 字體: 


橡膠脫模劑廣泛應用于橡膠產品的離型,禾川化工引進高端配方破譯技術,禾川專業從事橡膠脫模劑配方分析,配方檢測,成分分析,成分檢測,配方還原,禾川為脫模劑企業提供整套技術解決方案。
一.背景
脫模劑是介于模具與制品之間的功能性物質,在橡膠、塑料制造工業中,制造模型產品時,為了脫模、提高生產效率、延長模具使用壽命,同時使產品光潔、尺寸合格、減少廢品,而需使用的必不可少的一種助劑。
在工業生產中,有些塑料如酚、環氧、聚酯、高壓聚乙烯等成型時比較難脫模,采用傳統的石蠟或硅油,往往不能滿足要求,特別是在不飽和聚酯、環氧樹脂成型的過程中,新型脫模劑的選擇應用已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目前,國產脫模劑多為油類,油類脫模劑原材料少,成本高,易產生油霧,加工現場空氣污濁程度高,對操作工人的健康產生危害。而水溶性脫模劑操作安全,無油霧,對環境污染小,對人體健康損害小,且使用方便,逐步發展成油基脫模劑的代替品.現在市場上的水溶性脫模劑大多為進口產品,價格高,因此,開發此類產品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傳統的脫模劑相比,新型脫模劑具有選擇粘附力強,能優先粘附在模具上而不傳遞給成型件,同時還能對樹脂表面起到改性作用,有利于樹脂流動性,提高成型件表面的質量。
另外脫模劑分為內脫模劑和外脫模劑。由于種種原因,內脫模劑使用很少, 目前一般廣泛采用的仍然是外脫模劑。外脫模劑一般由介質和脫模活性物質組成。介質一般是有機溶劑或水, 脫模活性物質常見的有硅油、蠟及油脂等。現用的外脫模劑中的介質一般是有機溶劑,如鹵代烴及脂肪烴等, 由于所用有機溶劑通常有毒或可燃, 并污染環境,而用水作溶劑則無這些缺點水基脫模劑的研制與應用, 國外早已開展,現已有相當產品問世。國內在此領域還在起步階段,當前水基脫模劑市場用量正在逐漸變大,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其用量肯定會增加。因此對水基脫模劑的研究與開發,國內應引起足夠的關注,因此以水為介質的水基脫模劑受到人們極大關注。
二、水性脫模劑概述
2.1水性脫模劑種類
按水基脫模劑中有效脫模物質的類別,主要分為硅油型、蠟型等。
1)硅油類水性脫模劑
硅油及硅油衍生物較適合作為聚氨酯脫模劑,它具有良好的脫模性,如一種鋁合金模塑澆鑄用脫模劑,由硅油、特壓潤滑劑、乳化劑及水組成。多年來已證明硅油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脫模效果。可是當模制品需進行二次加工,如后涂裝時,硅油類脫模劑有一定副作用。
2)蠟類水性脫模劑
聚氨酯模塑制品中所用的脫模劑以蠟為主,蠟有良好的脫模性。早期是把蠟加入到有機溶劑中制成脫模劑,近期報導,可把蠟加入水中而制成懸浮液水基脫模劑,所用的蠟為天然蠟或人工合成蠟如聚乙烯蠟等。該類脫模劑主要用于軟質泡沫的生產。
3)脂肪酸類水性脫模劑
該類脫模劑所含組分為高級脂肪酸酯、脂肪酸鹽、其它助劑及水。用于硬、軟質泡沫模制品的生產。
2.2水性脫模劑組成
一般來講, 水基脫模劑至少由3種組分構成: 基礎材料、乳化劑和水。基礎材料可以認為是有效成分, 最終發揮脫模潤滑作用。所用材料一般為油、脂、蠟、聚合物及硅酮類物質。乳化劑的作用是將上述材料以極細致的顆粒狀均勻地分散于連續的水相中,形成穩定的乳液。水只做為載體。采用精制油和多種添加劑經乳化制成的水基脫模劑的主要成分為:礦物油、動植物油、合成油脂、天然石蠟、合成石蠟、硅油、固體(潤滑油)、乳化劑、添加劑、防霉劑、防銹劑。優質脫模劑大多由15~25種原料配制而成,其中關鍵成分或添加劑若改變1%,其脫模特性就可能有很大的差別,對成本及價格也會帶來較大的變動。每一種型號的脫模劑都有其最佳適用范圍和對象,如果用錯了對象,再優質的產品也無法發揮其效能。水基脫模劑中一般不含固體顆粒, 使用時可用水稀釋十幾倍至上百倍,水含量一般占95 % 以上。
由于水的大量存在, 故導致了與傳統油基或溶劑基脫模劑在很多方面的不同。水基脫模劑的脫模作用依賴于噴涂后所沉積在型腔表面上厚度只有微米級的薄膜。因此在成分選擇以及使用工藝上都有更高的要求。但其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諸如有利于自動化操作、冷卻效果好、不產生堆積、鑄件表面質量提高、內部氣孔減少以及使用安全、生產清潔、降低環境污染等。基于此, 有人認為水基脫模劑的間世是壓鑄脫模劑發展史上的重大變革。
2.3實用案例
1)配方一:水基型脫模劑
基本組分:石蠟5~20份,硬脂酸5~8份,植物油5~10份,助乳化劑5~8份,氫氧化鉀計算量,其他輔料適量,尼泊金乙酯適量,去離子水至100份。
將石蠟、硬脂酸、助乳化劑、輔助油性原料加一容器中加熱至60~80℃熔化, 將水、堿劑、輔助水性原料等放在另一容器中,混合均勻加熱至80~90℃; 使油相與水相溫度基本保持一致,然后在劇烈攪拌下將水相慢慢加入到油相中,慢慢乳化、轉相,攪拌速度隨乳化溫度降低而逐漸減慢, 攪拌至室溫后出產品,得白色水包油型乳劑。得到結果表明,脫模效果跟性能測試都很不錯。
2)配方二:聚氨酯水性脫模劑
聚氨酯水性脫模劑,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乳化蠟液:10%~15%;甲基硅油乳液:15%~20%;改性硅油乳液:5%~8%;去離子水:50%~55%;乳化劑:4.5%~6%;添加劑:0.5% ~1%;防腐劑:0.3% ~0.5%。這種水性脫模劑,主要應用于聚氨酯制品生產過程澆注成型后離型,給予多數聚氨酯成型良好的脫模效果。其特點是該產品以水為分散相,形成的水溶物既具備使聚氨酯泡沫脫模的功能,又具備生物降解性,無VOC等有害物質產生,環保性強;而且水作為稀釋劑,無污染易得,低成本。
三、參考配方:
組分 |
投料量(g/L) |
甲基硅油 |
200~220 |
聚乙烯醇 |
50~80 |
SPAN 60 |
50~80 |
十二烷基磺酸鈉 |
10~30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10~30 |
尼泊金乙酯 |
5~20 |
低泡消泡劑 |
5~20 |
烏洛托品 |
30~80 |
水 |
余量 |
卵磷脂脫模劑、脂肪酸及其金屬皂類脫模劑、硬脂酸皂類脫模劑、酯類脫模劑(硬脂改正丁酯、硬脂酸單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酰胺類脫模劑(油酸酰胺、硬脂酸酰胺、乙撐雙油酸酰胺、)石蠟及烴類脫模劑(石蠟、微晶石蠟、液體石蠟、聚乙烯蠟)有機硅脫模劑、高聚物脫模劑、混合溶液型脫模劑、薄膜型脫模劑、膏狀及蠟狀型脫模劑、橡膠脫模劑、聚氨酯脫模劑、環氧脫模劑、高溫脫模劑、鋼鐵脫模劑、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內脫模劑、胺基改性聚硅氧烷內脫模劑、羥酸改性聚硅氧烷內脫模劑、氟系脫模劑、表面活性劑系脫模劑、無機物類脫模劑(滑石粉)、油脂系脫模劑(動物油脂(鯨油);石油系油脂(凡士林))、有機硅系脫模劑(溶劑型(硅油,硅漆)、乳液型(硅油);復合物型(硅油十二氧化硅)、氣溶膠型(硅油)、烘干型(架橋型硅酮))、二甲基硅油脫模劑、甲基苯基硅油脫模劑、二乙基硅油脫模劑、乳化硅油脫模劑、甲基乙烯基硅橡膠脫模劑、甲基嵌段溫室硫化硅橡膠、甲基硅樹脂脫模劑、混合溶液型脫模劑、薄膜型脫模劑、油膏型脫模劑
相關技術
- [客戶問題] 2014年(nian)07月07日 配方分析是什么
- [儀器應用] 2014年01月18日 ICP電感耦合等離子發
- [分析案例] 2012年12月13日 汽車防凍液配方技術
- [分析案例] 2012年10月19日 水性脫模劑配方分析
- [方法標準] 2012年08月24日 異氰酸基(NCO)含量
- [分析案例] 2012年08月24日 磷酸根的標準測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