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氰化鍍銀故障分析:鍍層結晶粗糙、發黃,陽極易鈍化
發布時間:2015/2/11 8:40:30 來(lai)源(yuan):禾川化(hua)學 字體: 


禾川化學為了加強與廣大客戶的溝通,切實地解決企業因大型檢測設備、研發經驗的缺乏;所致研發進程緩慢,技術瓶頸無法突破的苦惱。禾川化學為企業提供成分分析,配方還原,工業問題診斷,新材料開發的一站式服務。
(1)可能原因:銀含量高
原因分析: 在氰化鍍銀工藝中,常用的銀鹽有氰化銀、銀氰化鉀、氯化銀、硝酸銀,鍍液中的銀是以銀氰絡離子形式存在的,含銀量的高低,對鍍液的導電性、分散能力和沉積速度都有一定的影響,一般配方中,金屬銀的含量在20~45g/L之間。銀含量太高,使鍍層結晶粗糙、色澤發黃,滾鍍時還會產生橘皮狀鍍層;銀含量太低,會降低電流密度上限,沉積速度減慢,生產效率下降。
處理方法:稀釋鍍液,分析調整其他成分。
(2)可能原因: 游離氰化鉀不足
原因分析:氰化鉀是氰化鍍銀的主絡合劑,鍍液中維持一定量的游離氰化鉀可使鍍液穩定,提高陰極極化,使鍍層結晶細致、均勻;活化陽極,促進陽極溶解;提高鍍液的導電性能,在光亮鍍銀液中,高濃度的游離氰化鉀還能保證光亮劑充分發揮作用。
氰化鉀在氰化物鍍銀中起絡合劑作用,它與氯化銀生成銀氰絡合物
AgCl+2KCN═K[Ag(CN)2]+KCl
按上述絡合反應方程式計算,1g氯化銀需0.9g氰化鉀配1L鍍液,40g AgCl需36g KCN與之絡合,為了保證[Ag(CN)2]一絡離子有足夠的穩定性,盡可能提高陰極極化作用,以獲得良好的銀層,確保陽極正常溶解,除理論絡合量外,需要與絡合量相同數量的游離氰化鉀存在于鍍液中,一般氰化鉀的總量可用下式計算
氰化鉀含量=氯化銀含量×0.9×2=氯化銀含量×1.8
若游離氰化鉀含量過高,陽極可能出現顆粒狀金屬的溶解,鍍液沉積速度減慢;而游離氰化鉀過低時,陽極易鈍化,而且表面會出現灰黑色膜,鍍液導電性能降低,銀鍍層粗糙,呈灰白色,沉積速度慢,結合力不好。
處理方法:分析調整鍍液成分,控制Ag與游離氰化鉀相對含量。
(3)可能原因:碳酸鹽含量高
原因分析:鍍液中保持一定量的K2C03和KOH(在配槽時加入,以后一般不再添加)能提高鍍液的導電性,提高陽極和陰極極化,有助于提高鍍液的分散能力,改善鍍層質量,因氰化鍍銀屬堿性鍍液,長時間使用、放置,會吸收空氣中的C02,生成K2C03,造成K2C03積累,若K2C03含量超過110g/L時,將導致陽極鈍化,鍍層粗糙。
處理方法:用Ba(CN)2去除過量的K2C03 [1.4g Ba(CN)2可除去1g K2C03]。
(4)可能原因:鈉離子較多
原因分析:較多的鈉離子在氰化鍍銀液中,會使銀鍍層色澤帶黃不白,同時,由于鈉離子的碳酸鹽的溶解度較低,會使鍍層粗糙。
處理方法:使用KOH,杜絕鈉離子進入鍍液。
(5)可能原因:陽極不純
原因分析:鍍銀液中陽極板的純度含銀大于99.97%,如果銀陽極不純,陽極中的金屬雜質會使極板表面生成黑膜并脫落,導致銀鍍層粗糙,同時鍍液中的異金屬雜質(鉛、硒、碲等)增多。
處理方法:選用含銀量大于99.97%的陽極板,并使用陽極袋。
(6)可能原因:鍍液中有硫離子雜質
原因分析:硫離子在氰化鍍液中與銀離子生成硫化銀,使鍍液變色,鍍層粗糙。
處理方法:將活性炭(1~3g/L)用水調成糊狀,加入鍍液充分攪拌,澄清后過濾,以減少和消除硫雜質的影響。
相關技術
- [應用工藝] 2015年(nian)04月13日 氰化鍍錫青銅故障及其處
- [應用工藝] 2015年03月30日 氰化鍍銀故障分析:鍍層
- [應用工藝] 2015年(nian)03月(yue)27日 氰化鍍銀故障分析:鍍層
- [應用工藝] 2015年03月(yue)17日 氰化鍍銀故障分析:低電
- [應用工藝] 2015年03月16日 氰化鍍銀故障分析:陽極
- [應用工藝] 2015年03月06日 氰化鍍銀故障分析:銅和